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
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我们总说自己太平凡,抱怨命运不给机会,羡慕那些站在高处的人。
但其实,这世上大多数人的失败,从不是因为天赋不足、能力不够,而是在该前进的时刻选择了退缩,在该咬牙坚持的节点松了手。
就像很多人总说“我试过了,不行”,可回头看看,所谓的“试过”不过是浅尝辄止,所谓的“努力”不过是三分钟热度。
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:“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,事无大小,必有所成。” 这位被后世誉为“半个圣人”的晚清重臣,恰恰用一生印证了这个道理——真正决定人生走向的,从不是起点的高低,而是在漫长岁月里,能否把“坚持”这件事做到底。
展开剩余86%01
真正的困境,是败给了“中途放弃”
我们总以为,困住人生的是难题本身,是能力撑不起野心。可仔细想想,多少事是因为“太难了”而失败,又有多少事是因为“我算了”而终结?
曾国藩年轻时,算不上天资聪颖。有记载说,他夜里背书,一篇文章读了几十遍仍记不住,躲在房梁上的小偷都听会了,跳下来说“你这脑子还读什么书”,然后流利背出便扬长而去。换作旁人,或许早已自惭形秽,从此放弃学业。但曾国藩没有,他知道自己记性不如人,便用“笨办法”死磕 —— 别人读十遍,他就读百遍;别人休息时,他还在挑灯苦读。
正是这份“不放弃”,让资质平平的他一步步考中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走出湖南乡野,踏入京城官场。
反观生活中,我们太容易被“即时反馈”绑架。学英语三天没记住单词,就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;减肥两周没瘦下来,便放纵吃喝;创业半年没盈利,就断言这条路走不通。就像挖井的人,在离水源只有一尺的地方掉头,却抱怨地下没有水。
王阳明曾说: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这里的“志”,不仅是志向,更是坚持志向的决心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被能力限制,而是被“算了吧”三个字困住 —— 遇到挫折时,它让你转身;感到疲惫时,它让你停步;看到别人走捷径时,它让你动摇……
可人生哪有那么多一蹴而就?你放弃的那一刻,或许离转机只有一步之遥。就像曾国藩当年办湘军,屡败屡战,甚至两次想投江自尽,可咬牙坚持下来,终究成了晚清的中流砥柱。
所以,别再说“我不行”,先问问自己“我有没有坚持到最后”。很多困境,从来不是能力的终点,而是放弃的起点。
02
所谓天赋,抵不过“日日不断”
我们总羡慕那些“有天赋”的人,觉得他们的成功轻而易举。可翻开历史才发现,绝大多数看似“天赋异禀”的人,不过是把别人用来消遣的时间,换成了日复一日的坚持。
曾国藩的“笨”是出了名的。他考秀才考了七次才中,比起那些少年得志的才子,实在算不上“有天赋”。但他有个习惯:日日不断。
他坚持写日记,从二十多岁到去世前一天,从未间断。日记里不是流水账,而是对自己的严苛反省 —— 今天说了错话,要改;今天偷懒了,要罚;今天对人不够恭敬,要修正……这种“每日三省”的坚持,让他从一个浮躁的年轻人,逐渐沉淀成沉稳厚重的大儒。
他坚持读书,规定自己“一书未完,不看他书”。哪怕军务繁忙,也要挤出时间翻几页,哪怕出差在外,也要把书带在身边。这种“啃硬骨头”式的坚持,让他在戎马倥偬中,仍能写出《曾国藩家书》这样的传世之作。
就像他自己说的:“盖士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;有识则知学问无尽,不敢以一得自足;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。”
这世上,天赋或许能决定起点,但坚持才能决定终点。就像种树,有的树天生枝繁叶茂,但如果不浇水施肥,终究会枯萎;有的树起初瘦弱矮小,但只要日日灌溉,总能长成参天大树。
生活中,我们总被“天赋论”误导,觉得自己没天赋就不必努力。可你看那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:书法家不是天生就能挥毫泼墨,而是日复一日临摹;运动员不是天生就有速度,而是年复一年训练;科学家不是天生就有灵感,而是夜以继日实验。
荀子说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;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。” 天赋就像一块好玉,若不坚持雕琢,终究是块石头;而资质平平如顽石,若能日日打磨,也能成为璞玉。
曾国藩没有过人的天赋,却凭着“日日不断”的坚持,在学问、功业、修身三个维度都做到了极致。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“别人比你聪明”,而是“比你聪明的人,比你更坚持”。
03
人生突围,全靠“死磕到底”
人这一生,就像在泥泞里前行,总有陷进去的时候。有人挣扎几下就躺下了,有人却咬着牙往前挪——最后能走出泥沼的,从来不是力气最大的,而是不肯停下的。
曾国藩的人生,就是一场“死磕到底”的突围。他刚入官场时,是个出了名的“愣头青”,不懂官场规则,处处得罪人,甚至被皇帝猜忌。可他没消沉,反而给自己定了“三不原则”:不避事、不偷懒、不贪功。
咸丰年间,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,清军节节败退。曾国藩临危受命,组建湘军。这支军队起初战斗力极差,打了不少败仗,他自己也差点战死沙场。有人劝他放弃,说“这是天命难违”,他却回信说:“打脱牙和血吞。”
就是凭着这股“死磕”的劲,他一点点调整战术,一步步积蓄力量。败仗再多,也不丢斗志;非议再盛,也不改初心。最终,湘军攻破南京,平定了太平天国,他也从一个备受排挤的官员,成为晚清“中兴四大名臣”之首。
人生哪有那么多“顺理成章”?所谓的“突围”,不过是在别人放弃的地方多站一会儿,在别人认输的时候再试一次。就像挖隧道,最黑暗的时候,往往离光明最近;最想放弃的时候,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。
尼采说:“那些杀不死我的,必使我更强大。”这里的“杀不死”,不是运气,而是“死磕到底”的韧性。你对一件事有多执着,生活就会给你多大的回馈;你对目标有多坚持,人生就会给你多宽的出路。
反观我们自己,是不是总在“差不多”的时候停下了?减肥减了一半,觉得“瘦了点就行”;读书读了一半,觉得“知道大概就好”;工作做了一半,觉得“完成就行”。可“差不多”的背后,是“差很多”的结果——差一点坚持,就差一点成功;差一点执着,就差一点突围。
曾国藩曾说:“天下事,在局外呐喊议论,总是无益,必须躬身入局,挺膺负责,乃有成事之可冀。”这里的“躬身入局”,说到底就是“死磕到底”——不躲、不逃、不敷衍,把自己扔进事里,熬住、扛住、顶住。
人生突围,从来没有捷径。你想站上山顶,就得忍受爬坡的累;你想穿过沙漠,就得扛住烈日的晒。所谓的“柳暗花明”,不过是“死磕到底”后的水到渠成。
所以真正毁掉你的,从不是不够聪明的脑子,也不是不够强壮的肩膀,而是关键时刻的“算了吧”,是遇到难处的“我不行”,是看到捷径的“换条路”。
生活从不会辜负坚持的人。你今天的每一分咬牙,都是明天的底气;每一次不放弃,都是未来的伏笔。
别再纠结自己“行不行”,先问问自己“能不能再坚持一下”。
2022年,中国白酒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凤锦桥酒业集团有限公司、成都感恩汇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、四川天府金盆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、海南醉乐游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优秀企业,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以“醉美中国,乐游全球”为主题的大众消费平台——联盟商圈,依托酒旅、联盟百业、补贴千亿、携手万家、惠及全球,全面助力中国白酒企业国际化发展,让国际国内酒友爱上中国白酒,传播中国白酒文化,诚邀各界精英加入我们,共同书写辉煌的篇章!
发布于:四川省我要配资-股票配资选股-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-实力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